7 月的漳州骄阳似火,比烈日更炽热的是两岸青少年排球小将们的情谊。作为中国女排的 “娘家”,这座闽南古城再次见证了一场跨越海峡的青春之约 —— 第九届海峡两岸(漳州)青年交流周暨漳台青少年中国女排精神学习交流活动在此盛大举行。来自漳台两地的 8 支青少年排球队、430 名两岸嘉宾与学生代表齐聚一堂,以排球为乐鱼网官网入口纽带,书写了一段 “以球会友、情牵两岸” 的动人篇章。
在漳州体育训练基地的排球馆内,扣杀声、欢呼声此起彼伏。8 支队伍分为男女组别展开激烈角逐,发球、拦网、快攻等技术动作行云流水,展现出两岸青少年扎实的基本功。台湾云林县麦寮小学的许晋杰在赛后坦言:“大陆选手爆发力很强,每一次对抗都让我感到压力,但这种压力也激发了我们团队的斗志。” 而漳州龙海区石码中心小学的队员们则表示,台湾队友的战术配合让人印象深刻,“他们的防守反击非常灵活,值得我们学习”。
大家还在搜:这场友谊赛的特别之处,在于里约奥运会冠军林莉的全程参与。她不仅坐在场边认真观看每一场比赛,还在中场休息时走进场地,亲自示范发球和救球技巧。“当年我们在里约奥运会半决赛对阵荷兰队,第五局比分胶着时,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拼到最后一刻!’” 林莉的一席话,让两岸青少年深刻感受到女排精神的内核。活动尾声,她为每支队伍颁发纪念奖杯,并向台湾领队赠送签名排球,寄语孩子们 “把排球当作一生的朋友”。
排球之外,活动精心设计的文化体验环节让台湾青少年深度触摸到 “娘家” 的温度。在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孩子们驻足观看老照片和奖杯,聆听讲解员讲述漳州与中国女排的不解之缘 —— 从 1976 年漳州成为中国女排训练基地,到 1981 年首夺世界冠军的辉煌历程。台湾高雄市立中正中学的陈璿宇在留言簿上写道:“原来漳州是女排冠军的摇篮,这里的拼搏精神让我热血沸腾!”
走出场馆,台湾学子们一头扎进漳州古城的烟火气中。在百年骑楼下品尝四果汤、欣赏木偶戏表演,亲手制作以女排为主题的木版年画。当台湾云林县桥头小学的林和志教练接过漳州市青联赠送的木版年画时,眼眶微微湿润:“这幅画把女排精神和闽南文化结合得太好了,我要把它挂在学校排球馆,让更多孩子感受这份力量。”
活动的高潮出现在闭幕式的互赠环节。台湾青少年排球队向漳州伙伴赠送了象征 “团结一心” 的玉山樱花树苗,而漳州学子则回赠了刻有 “两岸一家亲” 字样的水仙花雕刻。更令人动容的是,两岸小将自发交换队服、签名排球,甚至留下联系方式,约定未来通过线上训练保持交流。“这次比赛让我交到了三位台湾朋友,我们约好下个月一起研究战术视频!” 漳州少体校的王雨欣兴奋地说。
漳州市青年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体育交流,更是 “体育 + 文化 + 产业” 的创新实践。未来,漳州将依托 “中国女排娘家” 的资源优势,与台湾排球界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包括举办两岸排球训练营、推动排球装备产业对接等。正如台湾排球协会副秘书长黄弘钦所言:“体育交流就像种子,今天种下的情谊,明天会长成两岸融合的参天大树。”
夜幕降临,漳州古城的灯笼次第亮起。排球馆内,两岸青少年手拉手合唱《爱拼才会赢》的歌声仍在回荡。这场以球为媒的相聚虽已落幕,但漳台青少年在 “娘家” 结下的情谊,必将随着中国女排精神的传承,在时光中愈发醇厚。正如漳州体育训练基地外那棵见证了无数冠军诞生的老榕树,两岸青年的友谊之根,正深深扎进同一片闽南热土。